电影

音乐家

  • 状态:HD

  • 年份:2019 

  • 更新时间:2023-08-23

  • 别名:TheComposer

导演:西尔扎提·亚合甫 

演员:胡军 袁泉 别里克·艾特占诺夫 阿鲁赞·加佐别可娃 剧雪 

剧情:《音乐家》根据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赞扬了人民音乐家在异国他乡遭遇苦难却依然心系祖国的巨大精神。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下,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隐姓埋名,...更多 

 播放

网友评分713人已评分

    6.8分

     剧情简介
    《音乐家》根据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赞扬了人民音乐家在异国他乡遭遇苦难却依然心系祖国的巨大精神。在战时艰苦的环境下,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隐姓埋名,但他从未忘记寻找回到祖国的机会。与此同时,他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在遥远的延安激励着艰苦抗战的人民,鼓舞着无数有志青年为祖国奋斗。在阿拉木图,他的音乐才华使他结识了本地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他的音乐让不同的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克服了困难。他创作的《阿曼盖尔德》便是这种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对本地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两国的友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音乐家剧照
     音乐家演员表
    • 冼星海

      胡军 饰演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冼星海来到阿拉木图,在阿拉木图居无定所,得到哈萨克斯坦著名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及其家人的无私救助。在哈萨克斯坦期间冼星海进行了大量的音乐创作,还根据哈萨克民族文化创作了大量具有哈萨克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为哈萨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拜卡达莫夫

      别里克·艾特占诺夫 饰演

      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在音乐厅遇见无家可归的冼星海。在战争环境中,拜卡达莫夫一家的生活也很艰难,每天要为口粮四处奔波,但音乐人的惺惺相惜,他把冼星海接到家中安顿,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最终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钱韵玲

      袁泉 饰演

      冼星海的妻子,对冼星海怀着一种除了爱人之间深深的爱恋之外,还有一种欣赏跟崇拜。1938年钱韵玲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的高研班学习。1940年爱人受组织派遣,去苏联执行任务。生活压在钱韵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她要在这不太平的时候独自抚养女儿,苦等丈夫回来。

     图文介绍

    电影《音乐家》凭据 冼星海在阿拉木图的经历改编,赞扬人民音乐家在异国他乡遭遇苦难却仍心系祖国的巨大精力。

    战时艰苦,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隐姓埋名,却不忘寻找机会回到祖国。同时他的音乐《黄河大合唱》在遥远的延安时刻鼓动着艰苦抗战的人民,勉励无数有志青年为祖国坚强搏斗。

    而在阿拉木图,他的音乐本领使他结识了本地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两人建立了深厚友谊,正是他的音乐让差别的民族凝聚在一起,配合克服艰苦。他所作的《阿曼盖尔德》便是这样文化相互影响包涵后的一个结果,对本地人民产生深入影响,为两国的友谊生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映日,我带着朋友们去电影院看《音乐家》。彼时为了写论文熬了几个大通宵,大家连轴转到下午三点多,已经昏昏欲睡。可是《音乐家》只有那个时间点有排片。

    从朋友“睡着了不要嫌弃我”的抱怨,到擦着眼泪趴在前排座椅靠背上目不转睛的注视,再到走出影院时静默无声地搜着电影主人公冼星海的资料。作为电影本身,《音乐家》无异是成功的。

    但毫无疑问的是,《音乐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叫好不叫座。日益减少的排片率、想看却找不到场次的观众,使得这部电影一上映就陷入了窘境。作为北京电影节的开幕电影,拍摄两国三地、历时五年,两万人参与,《音乐家》从筹备开始就拥有相当大的格局。

    如果说上一篇影评还是受到了一定宣传方向的影响,这一篇影评,我想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实话,《音乐家》是一部大学生会喜欢的电影。大部分人只是被“主旋律”的概念给劝退。包括我问我的朋友们如果不是请他们看,他们会否根据电影简介选择这部电影时,朋友们亦回答不会。但实际上,《音乐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电影,在宣传过程中,除了《黄河大合唱》,其实还有很多值得称颂的内容未表现出来。

    因此,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大学生眼里的《音乐家》。

    这不是我第一次看《音乐家》。5月11日,昆明市有了点映时,我便带着朋友去看。踏进影院前,我脑海里对《音乐家》的印象与官博的宣传几近一致——音乐斗士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家国情怀。

    在观影前,我甚至觉得这是一部主旋律政治片与战争片。说来惭愧,我对冼星海所有的认知,都来自课本上官方的介绍,并限于《保卫黄河》那耳熟能详的旋律。说实话,无论是冼星海先处的时代背景还是冼星海先生本人,对于我而言,都是课本上冰冷的几行字,我知道、但我未体会,它们是冰冷而遥远的。

    我只是在场次较前的网友再三叮嘱之下带上了纸巾,观影后,果然派上了用场。《音乐家》这部电影的魔力就在于,它总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

    而第二次观影,我和朋友们在影院哭成一团,感动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

    在此之前,《战狼2》、《红海行动》等诸如此类的主旋律商业片,通过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结合荣辱与共的协作精神,使得眼泪与热血在眼眶和胸膛中激荡澎湃,民族自豪感令心跳砰砰如雷。然而《音乐家》令人潸然泪下的“点”却并不是这样,甚至宣传重点中的“家国情怀”也只占了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丰富立体的情感层次,而这些被忽略的情绪点,甚至是更加引人入胜的。

    第一次看时,我为战争时期,无力抗争的深重命运而叹息;而第二次看时,却更为战火纷飞中人性的光辉与热而打动。我相信,任何一部常看常新、引人深思的电影,都给了观众充足的走进影院观赏的理由。

    那么,到底是什么令人感动得泣不成声,影片在家国之外,还有什么情怀令人动容?

    我试着按照自己与朋友的观影体验,给出几组关键词。

    一、命运与人性

    命运是庞大而复杂的,在文艺作品中,从未停止对这个话题的讨论。说起命运,不得不说起另一个词,“人”。人是命运的经历者,而在命运之中,往往能体现出“人”的价值与意义。什么样的命运?什么样的“人”?一部作品或许只能从一个小切面去探讨这个问题,而《音乐家》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类电影,很显然也对该话题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什么样的命运?抗战时期,冼星海先生孤苦伶仃漂泊他乡。莫斯科遭遇轰炸,胶片出城被毁。饥寒交迫、回国无门,无力抗争的命运浪潮席卷着他往未知处身不由己地走。

    什么样的“人”?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支会思考的芦苇。”;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音乐家》体现的“人”,是极其丰富而难以被标签化的。从弓着腰在阁楼拉琴,得以窥见冼星海在苦难的命运中依然坚持创作;从日复一日抄写琴谱与恳求不要对卡丽娅太好,得以看出钱韵玲与达娜什的为母则刚。我们或许很难为这样两位主人公简单概括出他们的性格特征,他们是鲜活的,是不能轻易被几个形容词关住的人。在战争年代,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同命运殊斗,为自己站成中流砥柱——即使命运的浪潮再汹涌,他们始终未放弃坚持。

    哈姆雷特在“暴虐”的命运之中,始终坚持正义与“人”的本质;贾宝玉在门楣倒塌的旧社会,依然从未放弃人性解放的理念。我们看到,从《复仇者联盟》系列到《流浪地球》,但凡是个成功的作品,甚至是部叫座的电影,一定在其特定的主题背后,蕴含着对命运和“人”的宏大讨论。因此,甚至不用担心大学生乃至年轻人是否会被这样的主题吓跑,命运与“人”这一横亘不变的主题,始终是全人类共同探讨的,区别只在于形式而非在于其本身。

    而《音乐家》对于该话题的探讨显然并非阳春白雪,而是以一种温和含蓄、娓娓道来的形式,把对命运与“人”的思考并未点明却细细揉进剧本与演技。无论是冼星海与流浪汉命运的对比,钱韵玲和达娜什、冼妮娜和卡里娅的交叉,还是袁泉老师故作坚强的一笑,抑或是胡军老师对于诸多如得知胶片炸毁、改写琴谱冻得瑟瑟发抖、跑上山坡遥望祖国等片段的细节处理,都无时无刻不在以一种细腻的方式,去展现大时代背景下,易折如芦苇的人,可以多坚韧。

    二、友谊与温情

    大仲马写《三个火枪手》时为达达尼昂的死哭泣,证明了一个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在文艺作品中是真的能起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

    而《音乐家》中,观众的数度落泪,也是因为人物形象和感情线的丰满与鲜明,使得观众在他人的故事里得以探寻自己的人生,从而找到情感的共鸣和集中爆发的点。

    《音乐家》整部电影的氛围是平和周正的,除了几声枪响确实能把人吓到之外,整部电影尤其是中部,甚至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于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交互。

    人是不可能完全割裂开与周边环境的交集的,他但凡作出一个行为,就一定会和环境或他人产生联系。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冼星海苦难的命运。多地辗转、异国漂流,在阿拉木图得到了哈萨克斯坦诸多音乐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最终暂时寻得居所。胡军老师的演技丝丝入扣,他在奔波时,观众亦感到不安,而终于找到暂时居所时,仿佛观众的心也能跟着放下。

    冼星海寄居在达娜什的家中,通过几件日常生活的小事,体现了两位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但即使是陌生的时候,达娜什依然把家里仅有的土豆给冼星海,而冼星海卖了自己的大衣换钱,补贴达娜什的家用。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寄人篱下的窘迫、战争时期的艰辛,在演员生动的表演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令人顿生相依为命的心酸与温馨。除此之外,拜卡达莫夫等人物对冼星海的关心,都表现出了友谊的伟大力量。

    而最感人的莫过于是冼星海与卡里娅的互动。卡里娅的人物形象在影片中颇有些明快,无助、娇弱又顽强,像战争的废墟上绽放的一朵小雏菊,令人心生怜爱。冼星海和克里娅的互动情同父女,冼星海眼里的宠溺、卡里娅脸上的倾慕是极具感染力和情感温度的。而后期她得知父亲没有在战场上、阔克(指冼星海)身份不明时,冒着雪在大街上和老奶奶对话、绝望哭叫时,一瞬间表现出极富感染力的悲伤。冼星海跟在身后心碎的眼神和慢慢把她抱住的动作,仿佛一瞬间的温柔铺天盖地而下,在伤心的基调中将人溺毙。

    “卡里娅,早安。”“阔克你说错了,是晚安,晚安。”这是冼星海与卡里娅隐晦的道别,平实的台词却一瞬间就能让心揪在一起,泪流满面。那时的卡里娅还不懂,观众却能意识到:他再也不能和她说早安了。

    战火与异国,思念与相依。无论是什么年代,人性深处始终有着光辉与热。我们或许经历不同,但我们总有朋友,总有想守护的人;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温情,总是于细微处最动人:战争时代,给了我们相依的理由;而相依,让我们得以携手走下去。

    三、思念与共情

    与其说家国情怀,或许《音乐家》传递得更多的,是春去秋来的更迭中遥望故土痛彻心扉的思念。事实上,家国情怀确实是影片想要展现的,但归根结底,需要观影者在影片当中随着剧情入戏才能体会。乍这么一看,还真有点“大”,有点空,有点令人发怔。而思念的代入感或许会更加强烈,这种思念是具有极其强大的共情能力的。

    这种思念,我们并不陌生。中国人对故乡的绵绵长情,从古至今,早已吟成千古绝唱。我们有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有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一腔热血写就的《满江红》、《古诗十首》等富有中国特色的曲目;我们有余光中“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就有冼星海在边境线眺望故土夕阳西下,捏住一捧雪的断肠深情。思念是国人文化因子的根,也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情,光光异地上大学一句“从此故乡再无春秋”就能惹哭人,更遑论五年漂泊、杳无音信的流浪。

    除了对故土的思念,影片还时刻展现冼星海、妻子钱韵玲与女儿冼妮娜之间遥隔山水的入骨相思,这让这部电影的基调本身就是温暖的,并没有因为枪炮声、硝烟味而过度炙热令人难耐,也没有因为大面积的俄语对白和人物无力抗争的命运而寒冷刺骨。

    记得之前,街头艺人弹起《海阔天空》发现华人时改唱粤语,观众中的华人瞬间泪流满面,视频流出,更是引发无数网友的故乡情怀,尤其是大学生。而我高中时与朋友们创办刊物取名《异乡》,因为深知毕业后大家天南海北的怅然,而两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因对彼此的思念,而将彼此视作特殊的存在与精神归属。因此,年轻不意味着不懂思念的深沉,更不意味着无谓思念的深情。相反,我们正以属于我们的方式去品尝思念、表达思念、分享思念,并在慢慢经历的人生中深化它、升华它、丰富它。

    就我个人而言,我记得在昆明从行李箱里取出福州带来的衣服时,衣服上沾染的暑气是怎么让我眼眶一红,便也能知冼星海握住的那捧雪是怎么冷进的心里;我知道刚下机场大巴到了航站楼时,收到短信通知回家的航班被取消有多焦虑,便也能推知冼星海证件过期看着国境线却不能过有多悲伤。

    很多的生活体验都是私人的,也有很多生活体验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但不同不意味着不懂。或许我们的思念并没有冼星海那么深刻与痛苦,但总有那么一个细节会抓住、一个瞬间会击中,我们会流着泪微笑,会在心里小声道:“啊,我也想家了。”

    四、信仰与热爱

    《海上钢琴师》中,1900至死都不肯离开Virginian号,不肯离开纯粹的音乐净土;而《音乐家》中的冼星海,在饥寒交迫里依然抱紧小提琴,拒绝了递到面前的酒,走进了剧场。无论是1900还是冼星海,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信仰与热爱太过纯粹,纯粹得就好像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苦难都仿佛从未出现。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因为对音乐的热爱,得以支撑一个又一个漏雪的寒夜里,那双勤奋创作的手;因为对和平的信仰,得以熬过一年又一年孤苦的漂泊中,咫尺不能归的煎熬。因为热爱音乐,因为对和平的信仰,冼星海坚持创作的每一个音符都奏响了向胜利发起冲击的号角,在音乐里的他意态风流。梁启超说:“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不同于我们印象中忧郁的音乐家,冼星海出身贫苦家庭,其成长经历亦曲折艰辛。作为“人民的音乐家”,胡军老师将冼星海身上坚韧、自信与沉着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有信仰,千年暗室,我们能一灯以破;因为有热爱,十年饮冰,我们也难凉热血。年轻人身上总有一股对梦想与热爱的干劲儿,有奋不顾身往前冲的蛮劲儿。我们深知为热爱的事业献出一切的冲动,因此也更加敬重能为此坚持一生的坚韧。因此,我们会在冼星海接住小提琴时松一口气,也会在小提琴在教堂钟楼下摔碎而“嘶”一声倒抽凉气。我们能努力去理解冼星海对音乐甚至可以说对梦想的热爱与追求,所以我们为之动容,因为我们也正在追逐的路上;我们也敬重冼星海对和平的渴望与信仰,所以我们为之鼓舞,因为我们感激并尊敬为和平事业付出的所有斗士。

    小时候,我是学扬琴的。从一年级学到初三,正在学八级的曲目,突然因为中考,父母不让我学下去了。就这么到了大学,因为身处外地、宿舍条件不佳,我试图在学校附近找可以练扬琴的琴房未果,在遗憾中无奈地等待可以继续学琴的机会。学了八年的扬琴,我深知与乐器之间情感的共通,我也深知沉醉在音乐里令那自由无束缚的畅快,那是一种能令心与灵魂颤抖的滋味。我现在都还在后悔那时没能坚持把琴学下去。

    可是,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冼星海也依然坚持音乐和创作。为了护住一把小提琴与毕生的事业,冼星海灵魂中熊熊燃烧的热爱不可谓不振奋人心,也令我心如刀割,不断自责。冼星海作为能创作出《阿曼盖尔德》、能创作出《黄河大合唱》、能创作出《满江红》等等慷慨激昂的乐章的人,其精神力量一定是强大的,遑论他所处的环境,食不果腹、疾病交缠,能坚持创作、坚持音乐、坚持斗争,不仅来自对音乐的热情、对梦想的追求,更是来自对和平的信仰。

    看完电影,我出来跟我妈发了条微信:“今年暑假我可以继续学琴吗?”

    我一定会重新把扬琴学起来。

    五、英雄与“我们”

    当今的电影市场需要“英雄”,因为年轻一代正在向现有的一切发起冲击。每一代年轻人都渴望突破与颠覆,在时代留下属于自己的特殊符号。我们总能拥有澎湃充沛的想象力,它是我们脊梁上突破骨肉生长的无形的翅膀,在虚空中张开,让我们凌空翱翔。

    因为想象力,因为渴望突破,我们热爱英雄,我们也欢迎英雄。

    英雄,不只是好莱坞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其实我们的民族亦不缺英雄,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人才豪杰辈出;更何况,每年暑假都能与《西游记》相见,这段故事从小看到大,多少人的童年偶像是孙悟空?

    说到孙悟空,不得不说到2015年的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这部电影简直是国产电影逆风翻盘的典范,年轻观众化身“自来水”,(指自愿宣传电影的观众),点爆全网产粮(指进行再创作)狂欢。《大圣归来》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英雄电影,它将英雄拉下了神坛——他就像个普通人。孙悟空并没有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乎其神,也不是肃清魑魅魍魉打他个魂飞魄也散般威风凛凛。孙悟空几乎丧了一整部片,甚至被反派打败,直到了结尾幡然醒悟,战胜自己,从山崩地裂中站起,成为盖世英雄。因此,英雄不一定是气吞河山、开天辟地的:战胜自己、从命运的逆旅站起,就是英雄。

    而《音乐家》这类人物传记电影的文艺片,正在填补由漫威、DC等西方电影所带来的“超英”商业片的理念空白。冼星海是伟人,“伟”,也是“人”。影片充分描写了他作为一位丈夫、一位父亲、一个漂泊异乡的旅人的故事,他的自身是坚定而稳固的,唯一的矛盾点全在他的外部:战争。面对战争,他无奈且渺小;但他也是一位英雄,是在生命最后时刻仍然为反法西斯战争发出时代最强音的斗士。

    英雄并不是只有依靠超能力与高科技才能成为的神,即使是沧海一粟的平凡人,依然拥有自己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依然可以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自己的英雄。英雄的有血有肉,更衬托出精神的坚不可摧;英雄的“人性”,更衬托出决心的铿锵有力。坚强与信仰,将是支撑我们在生活的挫折中一次次站起来的心源之力,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

    像《音乐家》这样情感层次丰富、内容动人心魄的好电影,是青年需要看的,也是青年想要看的。这样的好电影遇冷,着实令人遗憾。希望《音乐家》在后续放映过程中,可以通过已经逐步建立起来的好口碑逆风翻盘,让《黄河大合唱》奏遍大江南北、《满江红》响彻大河上下。最后,希望《音乐家》班底这样用心的电影人、这样的好电影能够多一点、再多一点。

     最近更新

    贼王

    迈克尔·凯恩 查理·考克斯 迈克尔·刚本 雷·温斯顿 吉姆·布劳德本特 弗兰西丝卡·安妮丝 汤姆·康特奈 姬丽·卡特·威尔斯 凯莉·雪莉 保罗·怀特豪斯 玛莎·豪-道格拉斯 安·阿克因 伯纳多·桑托斯

    房间切片

    郑静茹 陈振飞 高华

    卧底肥妈

    马丁·劳伦斯 尼娅·朗 保罗·吉亚玛提 加斯查·华盛顿 泰伦斯·霍华德 安东尼·安德森 卡尔·赖特 菲莉丝·艾伯盖特 斯塔尔勒塔·杜波利斯 奥克塔维亚·斯宾瑟 蒂琪娜·阿诺 塞德里克·凯尔斯 菲利普·丹 艾德文·霍德吉 阿尔迪斯·霍吉 TamekaHolmes 阿诺德·庄 菲尔霍恩 WarrenTabata J.T.Thibodeau

    导火线

    甄子丹 古天乐 吕良伟 范冰冰 邹兆龙 释彦能 郑则仕 许晴 林国斌 汪圆圆 洪天明 何华超 夏萍 罗兰

    虽然妈妈说我不可以嫁去日本

    中野裕太 简嫚书 王彩桦 孙睿 邬晓萱 李日朗 罗北安 林美秀 山口祥行 蛭子能收 大谷主水 冈本孝 与座重理久

    列车怎么办

    萝西·德·帕尔马 洛拉·杜埃尼亚斯 艾妲·弗尔奇

    险恶

    伊桑·霍克 文森特·多诺费奥 詹姆斯·兰索恩 弗雷德·多尔顿·汤普森 克莱尔·弗利 朱丽叶·赖伦斯

    英格丽·褒曼口述实录

    英格丽·褒曼 梅琳达·金纳曼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 罗伯托·罗西里尼 丽芙·乌曼 艾丽西亚·维坎德 西格妮·韦弗 皮娅·林斯特隆 珍妮·贝辛格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刘畅 白百何 唐艺昕 白举纲 金世佳 江一燕 高圣远 禾浩辰 宋芸桦 潘虹 于荣光 卢燕

    史坦顿岛

    伊桑·霍克 文森特·多诺费奥 西摩·卡塞尔 朱丽安妮·尼科尔森 伊安·布瑞南 林恩·科恩 比尔·奎考斯基 J.D.Daniels RosemaryDeAngelis 多米尼克·福穆萨 迈克尔·霍根 多米尼克·马库斯 KenMarks 阿德里安·马丁斯 拉里·米切尔 史蒂文·兰达佐 JeremySchwartz 约翰·沙拉恩 大卫·瓦迪姆 BobColletti 贾斯汀·罗杰斯豪尔 汤姆·斯特拉特福 SonnyVellozzi

    相拥而泣

    李典 高俊熙 崔武成 申东美

    绝密档案之人间蒸发

    黎耀祥 袁洁莹 李炜尚 陶大宇 唐宁 骆应钧 钟洁怡 黄泆潼 鲁振顺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